灵动的手,触上黑白的键盘,高低错落间,演奏出一连串变幻的音符。
沉静的手,抚摸温润的泥土,窑火点燃时,烧制出熠熠生辉的中国瓷。
当制瓷的人听琴,当弹钢琴的手去制瓷,会有怎样的互动与惊喜?
当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乐器之王”遇到千年传承的中国瓷,又有怎样的碰撞和感悟?
在《China Face》的主题记录片中,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China Face》是《我是大美人》节目组为美妆品牌“尚惠”拍摄的系列品牌宣传片。不同于市场上的其他美妆品牌,尚惠极具中国风的品牌形象独辟蹊径。如何精准且有效地传达品牌理念?《我是大美人》创意性地选择了纪录片的形式,用镜头探寻世界璀璨文化中的东方面孔,发现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藉此传递尚惠的品牌之魂。
节目组找到了享誉世界的钢琴音乐家郎朗。作为西洋乐器里的中国大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文化发扬者,郎朗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China Face。从中国瓷都景德镇开始,《我是大美人》节目组与郎朗一起,开启了这段瓷器与音乐的文化碰撞之旅。
| 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
景德镇。大雨初歇、天是青色的。“天青色等烟雨”的青色,像极了一片晕光闪耀的中国瓷。
郎朗与剧组一起探访了有“瓷器泰斗”之称的中国首位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王老先生学艺之初,师父赠他十六字:“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要精勤。”81年岁月变迁,箴言未敢遗忘。
郎朗感叹:“这样一位大师,我现在问他有什么成就?他说自己没有成就,就是一件手艺活干了一辈子。也许,就是因为他有这种状态,才成为大师。”
在景德镇,像王锡良这样的“手艺人”有很多。他们用最朴素的精神、最纯粹的发心、最执着的态度,专注着挚爱的烧瓷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其实艺不在手,在于心。
琴韵悠扬里,不到三岁就学琴的郎朗,也坚持钢琴演奏31年了。他说,看到景德镇制瓷大师们的状态,和弹琴有太多相通之处:“如果能找到一件愿意做一辈子的事,在这件事上花最大的精力,是很幸福的。”
尽管际遇不同,或许职业也千差万别,但所有用心和生命认真去做一件事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China Face:因为热爱,所以会用心;因为用心,所以会有力量去探索;因为不断探索,所以总在学习创新。在这种状态下,人是开放而不断自我提升的。而当一生能够用这样的状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人的艺术创作与生命就似乎能进入一种如河流般不断向前流淌的状态,之前每一代人的愿力和生命力都汇聚其中,常流而常新。
代代传承不断创新,这样朴实却也震撼的变迁也让郎朗感同身受:“来到景德镇才发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的手艺就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了,靠的就是一生用心做一件事。更难得的是,手手相传,心心相授,用心传承着一种文化,但承载的形式又一直能跟随时代改变和创新。这也像我弹琴,当我走得越远,我越发现我需要坚持中国文化的那种韵底,越需要把我们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更需要不断的吸收、创新。当时代元素和其他文化元素,和中国文化圆融合一的时候,加上用心的坚持、探索和打磨,这个时候展现出的力量最大,状态也最动人。”
这时候,郎朗不再仅仅是一个钢琴演奏家,他更体现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通交汇。
| 心手合一才能做到极致
China Face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人,还是一种状态和追求。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参观工艺流程和在建国瓷厂体验瓷器烧制的时候,郎朗尝试学习体验了拉坯。
“真的可以用自己的手来创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形状。稍微使点劲的话就变成了一个瓶子。如果是两个手都使劲的话它就变成了一个罐子。”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拉坯代表性传承人冯绍兴说:“到了一定的热爱、一定的高度的时候,泥巴和手是天人合一的。表面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他的神不会散掉,达到人和泥巴和造型的一种自然的结合。”
在景德镇,你会觉得时间流逝得很慢。不是因为这里依然燃烧的窑火,也不是因为这里更柔的风、更清的水,而是因为那些匠人表现出的状态。那些匠人们声音总是低低的、慢慢的,动作是从容的、稳定的,眼神是宁静而专注的。一个动作连着一个动作,不慌不忙;一个工序连着一个工序,从容不乱。
泥巴抛上抛下,屏息静气,细细打磨成型。画坯墨染五色,低眉敛神,深浅浓淡信手成。
他们身上,有份从久远迢迢的历史里一直流淌到现在的精气神,笃笃定定的在那里。
郎朗看得专注:“心手合一,这是多少艺术家在追求的一种状态。大家有时候会看到,一个技术超群的人,他可能心差那么一点感觉。而一个心灵极其丰富的人,他可能很难有好的技艺把自己表现出来。而只有心和手都有持续的修炼的时候,它们才能圆融配合,表达出自己灵魂真正的体验。心到手到,手至而神知。这点上,弹琴和制瓷,一模一样。”
而景德镇传统薄胎瓷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熊国安说得安详:“做薄胎,可以薄到2毫米到1.5毫米,薄如纸,薄是不容易嘛,必须心细,没有杂念,手上的功夫。”
手为心之表。一颗安宁的心,去掉杂念,不念得失。既可以弹出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也能在与泥土的对话中用手拉出最美的胚,再在火焰中涅槃为最美的瓷。制瓷和音乐,都在可以言说与不可以言说之间,都是心与手的交融,都是心里先澄明下来,手再表达出去。
《China Face》镜头所展现的,制瓷也好,弹琴也好,点滴折射的是这些中国艺术家们心底的姿态。在他们的心里总像有一片澄明的湖,那些灵魂与乐曲、灵魂与泥土,与大地,与天空,默然无声的对话,在心的沉静与手的灵动中,一点一点的展现出来,让所有人能够感受与体验。
| 每个人都有最美的China Face
《China Face》系列纪录片拍摄的初衷,是为了展现那些在世界舞台上的东方面孔,还有那些传承自中国的迢远历史,又在现代以独特东方韵底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而这次郎朗与瓷器的相遇,就是《我是大美人》节目组的一次特别策划。
China,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
China Face,是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人的脸,也是当茉莉花与千年瓷都相遇时,《我是大美人》在瓷都与郎朗一起找到的,属于中国的精、气、神。
那是一种灵魂的体验。体验到在可说与不可说之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在音乐和陶瓷之间,那种持续流动着的中国文化魂魄、中国艺术匠心。那是一种内境与外象的合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流淌,是热爱、坚持,是每个手艺人脸上自信而淡泊的微笑,是郎朗最后在如瓷的青色天空下,在景德镇龙竹阁弹奏起《茉莉花》时,那份对世世代代的中国艺术家“一生用心只做一件事”的理解与回应。也是尚惠在世界舞台上想表达的中国精神。
这就是《我是大美人》想通过《China Face》表达的——不在乎成就的高低甚至有无,《China Face》想关注的,是这种独有的文化传承,独有的匠心和热爱,是这一张张真正代表中国的脸谱。郎朗说得好:“用心去做一件事,每个人都代表着China Face。”
除了青花瓷之外,“刺绣”和“银杏”也是象征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除了钢琴家郎朗之外,在世界舞台上闪耀的中国面孔还有许多,一如国际超模杜鹃,又如融汇中西之美的超级设计师兰玉。10月25日,《China Face》——《青花瓷篇》已经在湖南卫视《我是大美人》栏目中播出;11月1日及12月6日,将分别播出《刺绣篇》及《银杏篇》,借用兰玉和杜鹃的视角,展现更多China Face的力量。
融汇中西之美的超级设计师兰玉
国际超模杜鹃
所有镜头,以人物、对话、眼神,汇聚着那些热爱、坚持,心的澄明如一;倾诉着那些传承、创新,心的自我突破;理解着那些坚持自我又完善自我的努力。在这些动人的故事里,也蕴含了尚惠的品牌理念:以中国传承千年的美学和智慧养护中国人,养外在,护内心。尚惠也代表了一张China Face,正在用这种蕴藏在骨子里的,默默坚守在心中的,不可言说也从未丢弃的东西,让更多的人重新见证中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