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流行业的逐渐成熟,对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已成为行业的核心诉求。
产业研究智库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快递业务量由15亿件增至206.7亿件,平均负荷增长43.9%。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收入总额接近2800亿元,7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31.4%。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丰巢”)CMO李文青在TopDigital创新发布盛典上发表演讲时说道,“近十年,电子商务把消费者和物流的关系拉得很近,消费者对物流效率、服务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物流行业来说,末端物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因此十分重要。”
2015年“双十一”期间,丰巢微仓模式成为物流业瞩目的焦点。基于大数据的算法和匹配,丰巢将消费者个人信息与丰巢点柜信息匹配,提前布控商品。消费者在线上完成支付行为后,丰巢快递柜取件密码立即发至消费者手机端,消费者即可就近取货。
丰巢方面介绍,微仓是基于电商企业、物流公司、智能快递柜三者互相配合而成立的新模式。智能快递柜将作为电商与物流公司仓网布局中的最后一环,致力于以提供更优的消费者体验为核心,挖掘社区、CBD等场景化下的信息化服务,这对物流起家的丰巢来说并不困难。
同时,基于物流销售信息,丰巢柜始终保持创新与提升服务品质。未来,丰巢将协同推动商家、物流公司、消费者三方规模升级,微仓模式也会不断完善改进,达到“更少库存、更多便利、更快时效”的目标。
事实上,丰巢快递柜的“一手交钱,一手提货”正是建立在“互联网+现代物流”的场景应用中,根据大数据分析出预售信息,进行信息匹配,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微仓的功能。
李文青表示,“丰巢成立的第一年,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智能终端设备,丰巢快递柜在未来物流中将承担怎样的角色?我们要搭建的末端物流生态是什么样子?一般而言,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智能设备之间信息化的程度,这直接影响着物流效率。”
在提供末端物流服务完整度方面,丰巢推出专业市场版的柜机运用于高校、厂区等场景,以全面电子化流程服务于末端快递网点及消费者。丰巢收发平台,以标准化的底层、个性化的延展可被运用到各种场所中。
目前,丰巢已在70多座城市完成超2万网点的布局,快件处理量已达亿级,服务20万名快递员,触及1000万消费者,日均承接近百万快件的派送。2016年,丰巢将继续加大线下网点的扩张,预计今年年底网点数量将超过4万个。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丰巢还将利用智能设备打通物流基础数据,实现业务贯通。完成上述目标后,丰巢希望实现“最后一公里”物流生态圈,在该生态圈中,智能快递柜接货员取代快递员,每个收派员有指定服务网点,每天可承载超100票业务量,并进行分段和共同配送。
“目前物流末端市场里,只有丰巢既提供收快递服务,也提供寄快递服务,这样不会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现在,整个物流末端正在被智能软件改变,丰巢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李文青说。